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陈力就列,就必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实践阵地,努力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马致行——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前往南街村、焦裕禄纪念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代毫都遗址、黄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田爱云二夹弦剧团等地址进行参观学习。
1.红色文化第一站——南街村
“这个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推动,由傻子去创造,最后是属于傻子的。”这句标语高挂在南街村村委会对面的高楼上,这是南街村人民所信仰的“雷锋精神”,也是南街村发展历程中伟大的精神力量。团队成员参观了南街村图书馆,走访了南街村住宅区,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毛泽东语录,在每处建筑上都具有红色文化的印记,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无产阶级事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厚重感,加强了每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通过对南街村的学习观摩,小队成员都深刻的感受到了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知识与力量,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2.红色文化第二站——焦裕禄纪念园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兰考,焦裕禄精神诞生地。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带领群众种泡桐、除“三害”。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就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四面刻有“访贫问苦”、“查三害”、“解放兰考”等,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经历。走过烈士纪念碑,走到焦裕禄烈士墓位,镶嵌着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纪念馆由三展室构成,分别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群雕、实物等真实、形象 、生动地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光辉事迹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既要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更要践行发扬焦裕禄精神以及相关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发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征程上继续书写红色篇章的伟大华章。
3.中华文化第一站——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代毫都遗址
郑州商城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时期的统治中心,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郑州商代毫都遗址前,小队成员仔细观摩遗址的碑文,塔碑庄严矗立,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团队成员了解到郑州商代遗址其商城遗址部分所展现的商文化成就显示出华夏文明已经走向成熟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华夏文明的形态已经逐步清晰,商文明奠定了这一位于东方的文明体系在以后的发展基础——在商以后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对商文化强烈的传承关系。
通过俯瞰商代都城遗址模型,深入了解了商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们是辉煌的商王朝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蕴藏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传承不绝的文化基因。展望未来,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物古迹与历史遗迹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依然任重而道远。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内一幅栩栩如生的环形浮雕墙讲述了古代早商时期的典故,玄鸟生商、王亥服牛、景亳之会等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小队成员对商汤的一生感悟颇深,对商王朝的发展及其文明的时代价值都大为赞叹。
4.中华文化第二站——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以及截至2016年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一个深入了解黄河的珍贵窗口。全馆共分为五个展区,每个展区从不同的角度对黄河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让每位成员了解到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自然概况,又能够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灿烂。通过石器、彩陶、碑刻等文物,穿越时空阻隔,与历史对话。
黄河,塑造了中华儿女刚毅不屈的鲜明气质,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深入学习黄河文化、水利科学、中华文明等多方面知识,不断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在团队成员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来博物馆研学的附近中学的初二学生,她们对此次践行团的活动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询问了实践情况,小队成员向她们热情地介绍了团队活动的路线、学习的精神等,积极展示了工大马院不懈进取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和马院学子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的学习风采。
5.中华文化第三站——开封博物馆
文物是历史的信物,博物馆珍藏着城市的记忆。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城市。开封博物馆运用了许多数字技术,将黄河泛滥的历史、两宋文化的灿烂、经典事件的脉络一一展开于观众眼前,真正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交相呼应,同向同行。在参观开封博物馆过程中,小队成员主动为小学生讲解开封博物馆的建造历史及文化底蕴,普及了科学知识,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以“大手牵小手”的积极行动,有效践履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思想。
开封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辉煌成就,锻造了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精华。通过参观小队成员深刻理解了“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深层意义,学习了宋文化的鲜明特点与核心精神。开封博物馆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好去处,是发扬中华文化的真地方。当代青年要努力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责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6.中华文化第四站——田爱云二夹弦剧团
二夹弦,属于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开封二夹弦是开封地区流行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充分融合了当地的民俗、音乐、刺绣、传说故事等于一体,生动体现着古都开封厚重质朴的文化传统。6月27日,团队成员来到开封市二夹弦戏曲教育培训基地,走近二夹弦代表性传承人田爱云,了解一下她与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
老师亲身示范了二夹弦的经典唱段,领略二夹弦的艺术魅力。最后,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体验了穿戏服。在表情、手势、身姿等各方面,老师们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示范,队员们潜心学习、悉心领悟。站在戏台上,好像是和田奶奶“对话”。
“二夹弦后继有人,这门艺术就传承下来了,我也就放心了。”这是一个文化传承人的心声,也带给人们深刻的启示,非遗文化需要被看到、被听到,百年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代断。传统的戏剧经历几百年的传承与提炼,走到今天绝不能轻易的舍弃,要推陈出新,既要与时代融合,也要保持艺术的特有精华,需要老艺术家的坚守与呼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扶,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焕发出勃勃生机。
7.革命文化——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在近代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他们身上的革命热情与革命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小队成员来到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瞻仰革命烈士。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是为了纪念在开封组织革命起义的烈士,进入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迎面便是孙中山先生铜像,整个烈士陵园气势庄严肃穆,小队成员认真阅读了园内的碑文,了解了每位烈士的生平,并主动为烈士进行默哀。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的壮烈事迹承载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华民族自身独立性、自主性、民族性的具象化,是贯彻革命精神的红色故事。作为新青年,应该走进社会大课堂,在革命遗迹处展开研学,深入领悟革命文化精髓,努力将革命文化内化于心,不断用革命文化来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引领,真正做到将文化外化于行,笃行致远。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展中华文化。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传承团成员们结合所学专业,坚持向实践学习,切身体会了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文字编辑:贾晴晴